查看原文
其他

回顾与展望——庆祝《反垄断法》实施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学术之路 2021-03-09

2018年7月30日,由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联合法制网主办的“庆祝《反垄断法》实施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国内反垄断执法机构与司法机构代表、知名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齐聚研讨会,回顾我国《反垄断法》实施十周年的发展历程与成效,探讨《反垄断法》修改与完善的主要问题,并就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法与经济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数字经济的竞争与创新等议题进行讨论。同时,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在本次研讨会上发布了“十大反垄断法治事件”“十大反垄断行政执法案件”“十大反垄断司法案件”(即“三个十大”)的评选过程及最终评选结果。


(“庆祝《反垄断法》实施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合影 图源: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戴龙主持并致开幕辞。他在开幕辞中对本次会议的背景和会议主题进行了介绍,并对到场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时建中教授首先致辞,并代表中心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他指出,在《反垄断法》实施10周年之际,有必要回顾我国《反垄断法》10年来的发展历程与成效,检视《反垄断法》在实施中所暴露出的问题,积极推动《反垄断法》的修订完善,以建立自由、有序的竞争秩序,助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时建中教授指出,《反垄断法》实施10年来,在规范体系建设、垄断行为遏制、执法水平提升、竞争文化普及以及国际影响输出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在我国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进程中,须进一步强化反垄断法的实施。为此,一是要深化反垄断机构改革,强化和优化反垄断执法工作;二是要促进反垄断执法和司法机制的有效协调,实现执法和司法两种机制的有效衔接;三是要优化《反垄断法》的地方实施工作,结合中国实情,进一步实现反垄断执法中央事权与地方实施的制度化。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时建中 图源: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组长张穹在致辞中首先肯定了举办本次活动的意义,并总结了十年来反垄断工作的成效以及出现的问题。他指出,十年期间我国的反垄断事业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反垄断立法从无到有,执法和司法工作逐步深入,《反垄断法》的影响力越来越广泛。经过十年的发展,反垄断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探讨反垄断工作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正视反垄断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今后我们更要奋发有为,勇于开拓,做好新时期反垄断工作。对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是要有大局观念。反垄断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一部分,应为整体经济发展而服务。反垄断工作必须树立大局观念才能把握正确方向。反垄断的事权是中央事权,所以中央机构必须做大、做强。此外,应当继续大力实施并不断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整体上看,应当把促进技术发展、鼓励创新作为反垄断工作的重要目标。


第二是要树立全球视野。改革开放四十年后,中国经济开放的步伐将全面加大,反垄断工作要比前十年更加突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并且要有宽阔的全球性视野。面对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我国企业还比较弱小,因此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仍是今后一段时间政策制定的重点。我们还需要借鉴其他国家(地区)先进的理论和制度、密切跟踪域外重大执法案件、精准分析鉴别其他国家的重大反垄断政策。


第三是要有未来眼光。未来眼光要求我们重视数字经济正在深刻改变全球的竞争格局。数字经济、互联网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企业充分展开竞争的重要战场和领域,同时也是我国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我们要以未来眼光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大力推进竞争。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组长张穹 图源: 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张汉东在开幕式致辞环节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十年来《反垄断法》的实施取得的最大成就在于初步确立了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建立了以反垄断执法和公平竞争审查为两大工具的竞争政策体系。这是反垄断执法机构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也是创新动力的源泉。随着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经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竞争政策更是推进新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力手段与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如何回应时代的新需求,助力社会市场经济的新发展,特别是如何更好发挥竞争政策作用的问题,张汉东局长认为:


一是要发挥竞争政策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竞争政策的优化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竞争对企业的激励作用,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充分挖掘经济潜力从而推动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要继续完善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路径和机制。竞争政策的强化由经济发展的规律所决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在充分尊重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的前提下进一步合理运用反垄断执法和公平竞争审查两大政策工具,兼顾顶层制度建构与执法队伍建设,从而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中国反垄断事业蓬勃发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张汉东 图源: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


法制网副主编郑剑锋在开幕式致辞环节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认为,公平竞争理念的深入人心、《反垄断法》的贯彻实施都离不开良好的舆论环境。法制日报官方网站法制网及其所属的新媒体平台,十年来持续致力于观察、记录、推动反垄断法的实施,跟踪报道了大量反垄断领域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充分发挥了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今后法制网将一如既往地为《反垄断法》的完善实施添砖加瓦,也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的合作,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多个平台,整合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报道,充分发挥法制媒体的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应有贡献。

 

(法制网副主编郑剑锋 图源: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


在时建中教授的主持下,会议第一单元围绕“《反垄断法》实施十周年的回顾与展望”展开,来自反垄断行政执法机构和司法机关的嘉宾分别作主题发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李青副局长回顾了过去十年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的工作成果,指出我国的反垄断法不断取得进步的原因在于日益充实的反垄断规则与文化、愈加密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和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的逐步确立。李青副局长在展望未来新阶段执法工作的目标时指出,要准确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升我国反垄断执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以巩固竞争政策在我国各类政策中的基础性地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赵国彬处长从完善法律制度、查办违法案件、开展宣传培训、加强国际合作四个方面,总结了工商总局十年来在反垄断执法工作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指出在机构改革后反垄断执法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方向在于把竞争政策贯穿到经济发展全过程,当好市场竞争的维护者。随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调研员蔡峻峰简要回顾了商务部反垄断局在过去十年办理经营者集中案件的工作成果,强调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维护消费者利益的两个工作重心,并提倡我国应大力开展竞争倡导和国际执法合作。最后,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朱理法官回顾了十年来人民法院处理反垄断诉讼案件的大致情况,指出了我国反垄断司法实践所面临的瓶颈和困难,并对今后的反垄断司法审判工作作出了展望。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 图源: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处长赵国彬 图源: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调研员蔡峻峰 图源: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

 

(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朱理法官 图源: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


本次研讨会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庆祝《反垄断法》实施十周年发布会”。自2018年5月起,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评选“十大反垄断法治事件”“十大反垄断行政执法案件”“十大反垄断司法案件”(即“三个十大”)的素材,并通过邀请评选和网络评选选出“三个十大”事件/案件。时建中教授在会上介绍了评选程序后,隆重公布了“三个十大”事件/案件的评选结果。随后,在新书发布会上,张穹主任与时建中教授共同揭晓了本次研讨会推出的三本献礼十周年的著作——《反垄断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分析与解读(2008-2018)》、《反垄断诉讼典型案例分析与解读(2008-2018)》和《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法与经济学》,内容分别为《反垄断法》实施十周年以来的典型行政执法、司法案例评析和汇编,以及国外互联网领域反垄断与经济学问题的经典文献译作。

 

(新书发布会 图源: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


在北京大学法学院盛杰民教授的主持下,会议第三单元围绕“《反垄断法》修改与完善的主要问题”展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黄勇教授认为,我们应当抓住三家反垄断法执法机构合并的契机,进一步提高竞争政策的地位。黄教授指出,中国要顺应趋势、积极融入有关反垄断法的双边及多边讨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先林教授首先阐述了竞争政策及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纳入《反垄断法》的重要性。其次,王教授主张继续推动反垄断执法体制的发展与完善,从比较法和基本法律价值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完善程序规则的建议。南开大学法学院许光耀教授认为,“垄断行为”这一概念是中性的,垄断行为的认定与违法性认定是两个不同的步骤,建议修法时应予以分区。中国人民大学韩立余教授基于对国有企业竞争法适用规制的研究基础,剖析了关于国有企业竞争管理机制的改革问题。浙江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健教授的发言主要围绕反垄断行政处罚制度展开,从罚款的理念、方法等角度提出了修法建议。北京天地和律师事务所主任任勇从实务出发,对《反垄断法》提出了修法建议,并表达了对出台《纵向垄断协议案件执法指南》的热切期待。


(第三单元:《反垄断法》修改与完善的主要问题 发言嘉宾 图源: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


第四单元的中心议题是“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法与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的于左教授主持了本单元的讨论。


(第四单元: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法与经济学 发言嘉宾 图源: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副局长徐乐夫首先指明了互联网行业具有与传统行业互相渗透、线上线下一体化、跨界竞争等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互联网行业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时所遇到的挑战。天津财经大学原副校长于立教授分析了数字经济中存在的竞争政策难题,从经济学的角度剖析了“法律失灵”问题。深圳大学法学院叶卫平教授从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的争论入手,提出了立法、执法成本最小化等理念,并分享了其对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的理解。香港岭南大学林平教授分析了“互联网杀熟”现象和谷歌安卓案,认为反垄断法中福利标准选取和“反事实状态”思维应得到执法机关的重视。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王继平教授以苹果电子书案为切入点,简要阐明了轴辐式合谋的架构及其分析认定方法。全球经济咨询集团董事总经理张艳华分享了与时建中教授合编《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法与经济学》一书的感想,并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多边平台的特点。腾讯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吴绪亮阐述了互联网行业中的竞争与规则问题。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副局长徐乐夫 图源: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


在上海大学法学院院长文学国教授的主持下,会议第五单元围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展开讨论。来自政府部门和各大高校的学者就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理论发展、执法现状及完善路径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价监局调研员杨佳佳指出,反行政垄断执法已取得重大进展,执法机构仍将在日后工作中持续发力,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落地实施。中国人民大学吴汉洪教授认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创设对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并建议日后加强执法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以“人”“制”并重实现“质”“量”兼得。沈阳建筑大学法律系袁日新主任围绕公平竞争审查的基础、主要模式和制度保障作出了发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孟雁北教授将行政法的比例原则作为公平竞争审查工具,并论证了比例原则有利于规制政府的管制行为、实现竞争的有效性。西南政法大学叶明教授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指出了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符合评估标准的根源所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营造公平市场竞争法制环境的具体举措。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蒋岩波教授以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切入视角,厘清了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目的、架构及缺陷。上海政法学院丁茂中副教授结合我国公平竞争审查的现状及域外公平竞争审查的激励机制,提出以激励和约束机制共同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第五单元: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发言嘉宾 图源: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


会议第六单元聚焦于“数字经济的竞争与创新”,由武汉大学法学院宁立志教授主持。来自司法机构代表、高校学者和互联网行业人员齐聚于此,对当前数字经济的创新与变革、数据的监管与治理等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陶钧法官认为,面对技术创新引发的社会变革,提出探索司法主导、双轨并行的路径规划,采取审慎推定、动态测试、延伸评估、互通协作的范式架构,改善现行判断体系及认定方法。国家审计署经济责任司许娟副处长从市场、政府、技术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剩余权能配置是确定市场限度的标准,并建议将企业内部合规性审查与企业外部合约请求权相结合。阿里研究院的高红冰院长认为数字经济推动了整体竞争、动态竞争、生态竞争与全球竞争,现阶段应设计更为合理的竞争政策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美团研究院的崔书锋院长认为数字经济推动了经济社会转型,也使竞争更为国际化和复杂化,因此相关的竞争政策和竞争评估也应更具有前瞻性。


深圳大学研究员仲春提出,数据具有非对抗性,现阶段只有经过交易的数据才可被界定为相关市场,数据本身不会产生市场支配地位,将之结合在产品之上才会促成支配地位的产生。中国社科院韩伟老师发言围绕“大数据杀熟”引发的算法歧视问题,从认定、抗辩与救济问题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第六单元:数字经济的竞争与创新 发言嘉宾 图源: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


在闭幕式上,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时建中教授总结了本次研讨会。时教授指出,2018年是《反垄断法》实施十周年,同时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此背景下,我们既要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到未来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此我们应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走向未来,迎接挑战,共同推动《反垄断法》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时建中教授再次感谢了社会各界对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支持和参与,研讨会圆满结束。

来源:竞争法微网,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